橡胶工业大量使用碳酸钙作为填充剂,其应用范围几乎遍布各种橡胶产品。重钙作为非补强填料,轻钙或者活性钙用作半补强填料,纳米钙作为补强填料。

下面简单说一下,纳米碳酸钙在鞋用橡胶中填充作用。
1、增韧补强作用
一般来说,纳米碳酸钙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微观结构分为三种。
第一种,碳酸钙粒子在聚合物中形成链式的第二聚集态,如果结合比较好,则这种形态结构有很好的补强效果,碳酸钙粒子如同刚性链条一样对聚合物起到补强作用。
第二种,碳酸钙粒子以无规则的分散状态存在,有的聚集成团,有的个别分散,这种分散形态既不增强也不增韧。
第三种,碳酸钙粒子比较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都会产生明显的增强、增韧效果。
纳米碳酸钙的主要微观结构属于第三种,因此解决分散问题是发挥潜能的关键问题。影响分散效果主要有粒子之间的团聚力,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的浸润性,粒子之间在分散过程中受到的力及其类型。因此通过改变炼胶工艺给纳米碳酸钙和聚合物传递适当的分散能量,使纳米碳酸钙粒子更均匀地分布于橡胶大分子基体中。
2、填充体积,降低成本
纳米碳酸钙在鞋用橡胶中的填充量一般在40%左右,可以较大幅度降低鞋材的制造成本;由于纳米碳酸钙颗粒具有空洞结构,使得鞋用橡胶填充后的材料的密度较重质碳酸钙和一些普通碳酸钙的密度小,从而增大体积的同时相应降低成本。
3、增强抗划痕性
由于橡胶材料为非极性高聚物,在与极性无机粉体共混时由于界面结合力有限,一般容易形成明显界面和空隙。当共混高聚物中该情况的颗粒占有较大的比例时,材料在受到外力剪切时,颗粒及界面间隙均会发生位移现象和空隙体积的变化,因此在材料表面容易形成折光现象,俗称“划痕”。
纳米碳酸钙由于表面通过硬脂酸钠等处理剂处理后,提高碳酸钙粒子与非极性橡胶分子间的结合力,减小界面空隙体积;纳米碳酸钙多为多孔状团聚颗粒且粒径较小,当橡胶捏合分散完全,纳米碳酸钙自身分散性能较好时,此时碳酸钙粒子与有机高分子间结合力较强,一般条件下的外力剪切不能破坏颗粒与橡胶分子间的结合力,因此不会出现“划痕”现象。
4、提高致密性
纳米碳酸钙相对于一些较大颗粒的无机填料,如滑石粉、重钙等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高的特点,在与橡胶大分子结合后,可以填充在大分子间的空隙中,提高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致密性。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碳酸钙的白度?如何解决?
碳酸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造纸等行业的无机填料,其白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白度的高低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还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应用性能。本文将探讨影响碳酸钙白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0评论2024-10-24359
氢氧化钙产品中氧化钙含量分析的改进方法
对采用干法消化工艺生产的氢氧化钙产品中的氧化钙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钙产品中的氧化钙含量,该分析方法可以更好的对氢氧化钙产品生产质量进行监控。
0评论2024-08-22545
纳米碳酸钙生产用强力碳化器均匀化效果实验研究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功能性无机纳米材料,在橡胶、塑料、涂料、造纸等众 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粒径分布和均匀性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应用性能的 关键因素之一。强力碳化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碳化设备,其在纳米碳酸钙生产 过程中的均匀化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强力碳化器均匀化效果的研 究尚不充分,特别是碳化条件对纳米碳酸钙性质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 在通过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强力碳化器的均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纳米碳酸 钙的工业化生产和强力碳化器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评论2024-08-15325
日本地崎立窑在高端钙镁行业的推广应用
日本地崎株式会社研制了一种新型立窑,该立窑系统以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煅烧方式而闻名海外,并因其煅烧制度可控快调、活性度可控快调、产能可控快调等优越性能得到海外众多高端钙镁生产企业的青睐。
0评论2024-08-07392
电石渣生产绿色纳米碳酸钙的新工艺研究
以电石渣、碱渣、磷尾矿、皀化废渣、磷肥渣等钙镁型废渣为原料生产绿色轻质(纳米)碳酸钙的碳化工艺路线有三种:一是单纯CO2碳化法,只能生产出粒径粗大的普通绿色轻钙产品;二是CO2碳化+湿法研磨可生产D50在1-2μm的微细绿色轻钙;三是可溶性碳酸盐预碳化+CO2碳化所组成的复合碳化法可生产纳米级绿色轻钙。这三种碳化工艺路线为绿色轻质(纳米)碳酸钙形成高、中、低系列化产品提供了方案。双碳战略下,以电石渣为原料来生产绿色微细轻质(纳米)碳酸钙新工艺可实现电石渣的高值化利用、CO2减排、减碳86.7%的绿色微细轻
0评论2024-08-01770
环状硼酸苯酚酯表面改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为增强硼酸酯的应用性能,改善重质碳酸钙(GCC)与树脂基材的融合性,使用硼酸、二乙醇胺和苯酚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得到新型环状硼酸苯酚酯表面改性剂。分别添加1%、1.5%和2%的表面改性剂对GCC进行处理,测试改性前后GCC粉体的吸油值和微观形貌。改性前后的GCC粉体以30%的比例填充聚丙烯(PP),制成GCC/PP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流变、熔融指数(MRF)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添加量为2%时,粉体分散性最好,与未改性碳酸钙相比,吸油值降低了14.0 g/100 g;改性粉体在PP基体中
0评论2024-07-25341
纳米碳酸钙干燥设计及设备选型的研究
在纳米碳酸钙干燥工艺设计过程中,对国内常见的干燥设备和不同组合方式进行热量衡算,并结合典型企业的实际工况数据进行对比,确定了以单级网带干燥作为最优化的工艺及设备选型方案,比闪蒸干燥以及闪蒸干燥和网带干燥组合的干燥系统,能降低综合能耗30%以上。
0评论2024-07-18656
轻质碳酸钙生产烘干设备的选型
滤饼干燥是轻质碳酸钙生产较为关键的工序,其装备费用约占生产线总投资的10~20%,发生的生产成本可以占总成本在10~25%,如此大的变动范围,和生产线工艺设计时干燥机主体的选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0评论2024-07-1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