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滑石粉、碳酸钙填充聚丙烯,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2022-03-13 09:453380
       本文针对家用电器中电源盒部件对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需求,采用不同填充物填充改性聚丙烯,考察不同填充物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收缩率和阻燃性的影响,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试样的制备

利用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法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根据设计好的配方将各组分物料按比例称量,用混合器将称好的物料搅拌均匀后,加入到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190~210 ℃,经水冷、切粒、烘干,即制备获得聚丙烯复合材料,然后按相应的 GB 标准注塑测试样条。
其中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和收缩率测试实验使用的材料配方为:在 PP1100N 中分别加入 20 %的滑石粉/玻璃纤维/碳酸钙,及适量的抗氧剂、润滑剂和相容剂;阻燃性能测试实验中用的材料配方为:在 PP1100N+18 %十溴二苯乙烷+6 %三氧化二锑中分别加入 20 %的滑石粉/玻璃纤维/碳酸钙,及适量的抗氧剂、润滑剂和相容剂。

 

1

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1 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的影响

 

图 2 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影响


图 1 和图 2 为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从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玻璃纤维填充改性对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提升的幅度最大,在拉伸强度、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上分别比 PP 原料提高 129 %、 132 %、 166 %、202 %;滑石粉填充对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提升的幅度次之,分别为 6 %、 16 %、 40 %、 112 %;碳酸钙填充改性的分别为-13 %、10 %、 13 %、 33 %。
原因分析: 
(1)滑石粉填充到聚丙烯中,可以对聚丙烯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促进聚丙烯的结晶及提高聚丙烯的结晶度,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玻璃纤维本身强度高,可达 1500~4000 MPa,并且有着较大的长径比,在复合材料中起着骨架结构增强作用,可以分担材料所受的应力和载荷,因此能够大大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碳酸钙填充的增强作用最小,原因在于碳酸钙为圆球形,没有长径比,也不能对聚丙烯起异相成核的作用, 只作为惰性填料添加到聚丙烯中。

 

2

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收缩率的影响

 

图 3 不同填充物改性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收缩率的影响

 

图 3 为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收缩率的影响情况,由图3 可以看出,玻璃纤维填充对降低复合材料的收缩率起着很大帮助, 加入 20 %玻璃纤维即可使复合材料的收缩率从 1.66 %降低至1.06 %,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滑石粉填充的则降低至 1.29 %,碳酸钙填充的降低至 1.52 %。
原因分析:
 (1)滑石粉填充到聚丙烯中,可以对聚丙烯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促进形成细而小的球晶,阻止较大的球晶产生,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合材料的收缩率。
 (2)玻璃纤维会在熔体中沿流动方向进行排列,使 PP 分子链沿玻璃纤维方向进行取向,较大的限制了分子链的收缩,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收缩率。
(3)碳酸钙填充对降低复合材料收缩率的帮助很小,因为圆球形的碳酸钙不能对聚丙烯起成核作用,仅作为惰性矿物填充于聚丙烯中。

 

3

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表 1 不同填充物改性对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表 1 为不同填充物改性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情况,由表 1 可以看出,在 PP+18 %十溴二苯乙烷+6 %三氧化二梯+20 %填充物的阻燃体系中,滑石粉填充对提高复合材料阻燃性的作用最好,可以使聚丙烯复合材料达到 1.6 mm V0 级阻燃;玻璃纤维填充的效果次之,可以使复合材料达到 3.2 mm V0 级阻燃;碳酸钙填充的效果最差,不能使聚丙烯复合材料达到 V0 级阻燃。
原因分析: 
(1)滑石粉主要成分是滑石含水的硅酸镁,在380~500 ℃之间会失去缔合水, 800 ℃以上则失去结晶水。水分在燃烧受热后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 这对抑制复合材料的燃烧起到积极作用;另外滑石粉中硅含量达到 30 %以上,硅元素与溴系阻燃剂形成溴-硅协效机理,提高阻燃效率。
 (2)玻璃纤维本身不可燃、不助燃,但在阻燃剂添加比例固定的情况下,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即减少了可燃组分(聚丙烯树脂)的比例,这就提高了溴锑阻燃剂对聚丙烯发挥阻燃作用的效果,最终也能达到3.2 mmV0 阻燃;
 (3)溴锑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为:十溴二苯乙烷在高温下分解释放出溴化氢,溴化氢与 PP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作用,终止自由基,即可起到阻止燃烧的目的;另外十溴二苯乙烷跟三氧化二梯反应生成溴化锑气体,溴化锑气体密度高、粘度大,包覆在复合材料表面起到隔绝氧气抑制燃烧的作用。而由于碳酸钙在 800 度以上高温时会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在逸出过程中会带走部分溴化氢和溴化锑,这就降低了阻燃剂的阻燃效率, 进而不能使复合材料达到UL94 V0级阻燃。

 

结  论

(1)玻璃纤维填充改性对提高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作用最大,滑石粉填充改性次之,碳酸钙填充改性的效果不如前两者。
(2)玻璃纤维填充改性对降低复合材料收缩率的效果最好,滑石粉填充改性次之,碳酸钙填充改性的效果不如前两者。
(3)在 PP+18 %十溴二苯乙烷+6 %三氧化二锑+20 %填充物的体系中,滑石粉填充改性对提高复合材料阻燃性的帮助最大,玻璃纤维填充改性次之,碳酸钙填充改性的效果最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碳酸钙的白度?如何解决?
碳酸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造纸等行业的无机填料,其白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白度的高低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还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应用性能。本文将探讨影响碳酸钙白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0评论2024-10-2439

轻重钙粉体与其基本颗粒二者物理性能的一阶线性关系
轻重钙粉体与其基本颗粒二者物理性能的一阶线性关系

0评论2024-10-1755

碳酸钙生产厂家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粒径
如何选择合适目数的碳酸钙,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有所参考

0评论2024-09-29110

氢氧化钙产品中氧化钙含量分析的改进方法
对采用干法消化工艺生产的氢氧化钙产品中的氧化钙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钙产品中的氧化钙含量,该分析方法可以更好的对氢氧化钙产品生产质量进行监控。

0评论2024-08-22207

纳米碳酸钙生产用强力碳化器均匀化效果实验研究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功能性无机纳米材料,在橡胶、塑料、涂料、造纸等众 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粒径分布和均匀性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应用性能的 关键因素之一。强力碳化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碳化设备,其在纳米碳酸钙生产 过程中的均匀化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强力碳化器均匀化效果的研 究尚不充分,特别是碳化条件对纳米碳酸钙性质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 在通过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强力碳化器的均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纳米碳酸 钙的工业化生产和强力碳化器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评论2024-08-15150

日本地崎立窑在高端钙镁行业的推广应用
日本地崎株式会社研制了一种新型立窑,该立窑系统以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煅烧方式而闻名海外,并因其煅烧制度可控快调、活性度可控快调、产能可控快调等优越性能得到海外众多高端钙镁生产企业的青睐。

0评论2024-08-07184

电石渣生产绿色纳米碳酸钙的新工艺研究
以电石渣、碱渣、磷尾矿、皀化废渣、磷肥渣等钙镁型废渣为原料生产绿色轻质(纳米)碳酸钙的碳化工艺路线有三种:一是单纯CO2碳化法,只能生产出粒径粗大的普通绿色轻钙产品;二是CO2碳化+湿法研磨可生产D50在1-2μm的微细绿色轻钙;三是可溶性碳酸盐预碳化+CO2碳化所组成的复合碳化法可生产纳米级绿色轻钙。这三种碳化工艺路线为绿色轻质(纳米)碳酸钙形成高、中、低系列化产品提供了方案。双碳战略下,以电石渣为原料来生产绿色微细轻质(纳米)碳酸钙新工艺可实现电石渣的高值化利用、CO2减排、减碳86.7%的绿色微细轻

0评论2024-08-01251

环状硼酸苯酚酯表面改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为增强硼酸酯的应用性能,改善重质碳酸钙(GCC)与树脂基材的融合性,使用硼酸、二乙醇胺和苯酚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得到新型环状硼酸苯酚酯表面改性剂。分别添加1%、1.5%和2%的表面改性剂对GCC进行处理,测试改性前后GCC粉体的吸油值和微观形貌。改性前后的GCC粉体以30%的比例填充聚丙烯(PP),制成GCC/PP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流变、熔融指数(MRF)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添加量为2%时,粉体分散性最好,与未改性碳酸钙相比,吸油值降低了14.0 g/100 g;改性粉体在PP基体中

0评论2024-07-25164

纳米碳酸钙干燥设计及设备选型的研究
在纳米碳酸钙干燥工艺设计过程中,对国内常见的干燥设备和不同组合方式进行热量衡算,并结合典型企业的实际工况数据进行对比,确定了以单级网带干燥作为最优化的工艺及设备选型方案,比闪蒸干燥以及闪蒸干燥和网带干燥组合的干燥系统,能降低综合能耗30%以上。

0评论2024-07-18313

轻质碳酸钙生产烘干设备的选型
滤饼干燥是轻质碳酸钙生产较为关键的工序,其装备费用约占生产线总投资的10~20%,发生的生产成本可以占总成本在10~25%,如此大的变动范围,和生产线工艺设计时干燥机主体的选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0评论2024-07-12316